中国医疗器械将迎来黄金十年
发布时间:2016-01-31
很长时间以来,进口医疗器械都垄断着中国中高端市场,国产品牌因“产品低端、技术落后,创新不足”备受冷落。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多久?
对此,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器械分会会长、全国最大家用医疗器械销售商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向与会人员作了深入分析和预测。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规模待发展医疗器械发展速度和药品紧密相连。国家越富裕,器械与药品的消费相差就越小。据了解,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扩大之势。
再纵观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市场销售规模从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11.84倍,发展迅速。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2,556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3,326亿元。由此可以判定,我国医疗器械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千亿市场规模有待开发。
国产品牌领跑市场趋势渐显虽然千亿级市场规模被业内看好,但国产品牌要真正强大起来仍然需要时间。这是因为我国高端高附加值医疗器械市场一直以来都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而我国医疗器械厂商大多生产中低端产品。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PET/CT、MRI、CT、彩超、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高附加值器械几乎都是进口。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GE、西门子、飞利浦等外资企业还垄断了国内的核磁、CT等高附加值大型设备。
虽然美国、欧盟、日本等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也逐渐成为“后起之秀”。以乐普医疗、新华医疗、鱼跃医疗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正在迅速发展。这从近两年的投资并购上,就可见一斑。
据统计,2013年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披露的投资并购案例为19起。但2014年,被披露的投资并购案例达到了30起以上,涉及临床检测、制药设备、影像、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且多数为内资高比例控股。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